[1] |
齐国庆, 周建萍, 茅大钧, 从帆平, 黄祖繁.
非理想条件下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无源超螺旋二阶滑模控制策略
. 现代电力,
2023, 40(): 1-17.
doi: 10.19725/j.cnki.1007-2322.2022.0308
|
[2] |
李晓辉, 董燕飞, 刘豪, 姚振明.
计及运行广义短路比的多时间尺度新能源并网调度计划模型
. 现代电力,
2021, 38(): 1-9.
doi: 10.19725/j.cnki.1007-2322.2022.0249
|
[3] |
程静, 胡健雄, 王维庆, 程筱鹏.
基于虚拟同步机的风光储并网系统自适应功频控制策略
. 现代电力,
2021, 38(): 1-8.
doi: 10.19725/j.cnki.1007-2322.2022.0352
|
[4] |
袁博, 关辰皓, 吴熙.
含混合型潮流控制器的风电并网系统潮流优化
. 现代电力,
2021, 38(): 1-9.
doi: 10.19725/j.cnki.1007-2322.2022.0297
|
[5] |
杨少帅, 罗萍萍.
带混合储能的光伏并网系统功率协调控制策略研究
. 现代电力,
2019, 36(1): 37-44.
|
[6] |
唐振东, 杨洪耕.
基于奇异值分解法的多逆变器并网控制系统交互影响研究
. 现代电力,
2017, 34(3): 82-87.
|
[7] |
胡旭, 边晓燕, 周歧斌, 王本利.
基于VSC-HVDC并网风电场的系统调频综合控制
. 现代电力,
2017, 34(6): 53-58.
|
[8] |
张翔.
分布式电源并网功率的控制研究
. 现代电力,
2015, 32(5): 79-83.
|
[9] |
朱立刚, 张建成, 丁晓哲, 王晓华.
内置重复控制器的差拍控制在并网逆变器中的应用
. 现代电力,
2015, 32(6): 63-67.
|
[10] |
张杰, 郭晓霞, 赵威.
光伏并网与有源滤波统一控制系统的研究
. 现代电力,
2015, 32(1): 64-69.
|
[11] |
王晓晖, 张粒子, 程世军, 刘苏云.
基于关联节点的含风电系统改进多场景随机机组组合模型
. 现代电力,
2014, 31(3): 1-6.
|
[12] |
胡益, 王奔, 马明智.
基于SDM混合反馈线性化H∞方法的STATCOM系统鲁棒控制器设计
. 现代电力,
2014, 31(5): 37-42.
|
[13] |
缪芸, 缪翼军, 陈红坤, 胡畔.
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与支持向量机的变压器风险评估
. 现代电力,
2014, 31(6): 64-69.
|
[14] |
王立国, 刘宝柱.
基于混合注入模型的光伏并网潮流计算研究
. 现代电力,
2014, 31(1): 45-51.
|
[15] |
孙海洋, 孙玉坤, 张亮.
具备无功补偿的NPC三电平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准PR控制
. 现代电力,
2013, 30(6): 62-66.
|
[16] |
董安有, 邢通, 陈梦影, 蔡文, 谭忠富.
尖峰时段工业用户用电序位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
. 现代电力,
2013, 30(6): 73-79.
|
[17] |
王云飞, 尹忠东, 申燕飞.
基于模糊控制的MPPT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应用
. 现代电力,
2011, 28(4): 54-58.
|
[18] |
钟筱怡, 王志新, 姜宪明.
三相三线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数字化实现
. 现代电力,
2011, 28(1): 28-35.
|
[19] |
李光明, 刘祖明, 何京鸿, 赵恒利, 张树明.
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预测研究
. 现代电力,
2011, 28(2): 43-48.
|
[20] |
李爱娟, 郭喜燕, 杨志平.
电厂表面式给水加热器瞬态特性模拟与分析
. 现代电力,
2011, 28(3): 75-79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