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胡继新, 许永新, 耿镱诚, 王永强.
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光伏系统串联直流电弧故障识别方法
. 现代电力,
2022, 39(5): 529-536.
doi: 10.19725/j.cnki.1007-2322.2021.0314
|
[2] |
王振浩, 董人铭, 成龙, 李国庆, 王朝斌.
基于迭代软阈值压缩感知理论的直流输电双极短路故障测距方法
. 现代电力,
2021, 38(6): 645-655.
doi: 10.19725/j.cnki.1007-2322.2021.0093
|
[3] |
张雪娟, 孙士云, 郑新宇, 赵伟, 王春又.
含风电扩展单机无穷大系统不对称故障下的暂态稳定性分析
. 现代电力,
2020, 37(4): 368-375.
doi: 10.19725/j.cnki.1007-2322.2020.0113
|
[4] |
王建雄, 肖麟祥, 唐海国, 刘海峰, 马瑞.
配电网故障时空特征及形成机理分析
. 现代电力,
2018, 35(5): 88-94.
|
[5] |
罗钢, 刘崇茹, 李欣蔚, 娄源媛, 伍双喜, 刘俊磊, 张子泳.
送受端系统短路比关系对直流输电系统最大输送功率的影响
. 现代电力,
2018, 35(4): 45-51.
|
[6] |
陈沛东, 管 霖.
直流输电系统动态无功需求及其功率恢复特性分析与建模研究
. 现代电力,
2017, 34(4): 50-58.
|
[7] |
徐 岩, 郅 静.
基于加权潮流熵的电网故障传播脆弱线路识别
. 现代电力,
2016, 33(3): 88-93.
|
[8] |
王小立, 罗美玲, 麦国浩, 刘金平, 李海锋.
计及直流控制特性的多送出直流电网故障分析方法
. 现代电力,
2016, 33(1): 54-59.
|
[9] |
韩康, 吕飞鹏, 孔德洪.
考虑保护故障影响的电网关键线路辨识
. 现代电力,
2015, 32(6): 30-35.
|
[10] |
黄潇文, 刘俊勇, 魏震波, 雷诚, 杨嘉湜, 丁理杰.
WAMS故障对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分析
. 现代电力,
2014, 31(4): 29-33.
|
[11] |
金辉, 于淼, 龙方宇, 许毅, 邱凯, 齐波, 安光希, 魏振, 张晓涵.
电压类型对柱板电极放电故障下油纸绝缘产气特性的影响
. 现代电力,
2014, 31(4): 72-77.
|
[12] |
董清, 刘志刚.
三角形环网中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新方法
. 现代电力,
2014, 31(6): 59-63.
|
[13] |
潘晓彤, 王泽忠, 方舟, 陈珂睿, 余华兵.
直流输电换流阀系统表面电场分析与均压环设计
. 现代电力,
2014, 31(1): 68-73.
|
[14] |
张东英, 朱元林, 辛光明.
电网故障诊断系统在线运行状况分析及其改进措施
. 现代电力,
2011, 28(3): 17-21.
|
[15] |
王炳革, 刘 晋, 张霄来, 关兴虎.
10kV配电线路故障自动定位系统
. 现代电力,
2011, 28(4): 7-11.
|
[16] |
姚 程, 刘新东, 刘娇月.
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多重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算法研究
. 现代电力,
2011, 28(5): 20-23.
|
[17] |
林富洪.
超高压带并联电抗器线路的故障测距算法
. 现代电力,
2010, 27(1): 40-44.
|
[18] |
马士超, 刘永强.
基于小波分析的电缆故障行波测距仿真研究
. 现代电力,
2010, 27(6): 16-20.
|
[19] |
赵 鹏, 刘智昱, 王炳革.
基于模糊集理论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故障多判据定位研究
. 现代电力,
2010, 27(6): 21-25.
|
[20] |
舒巧俊, 范春菊.
同杆2回和4回线路中序网参数修正方法研究
. 现代电力,
2010, 27(1): 45-48.
|